当前位置: 首页 > 漓东动态 > 媒体报道 >

重振桂林工业雄风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8-06-25 10:15 星期一|责任编辑: 宣传部
 打印

1.jpg

桂林经开区开辟了桂林工业发展新战场,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工业发展空间不足的难题。图为桂林经开区俯瞰图。(桂林经开区供图)

2.jpg

▲桂林经开区五菱校车生产车间一角。      记者唐侃 摄

3.jpg

智神公司的产品生产线 记者徐莹波 摄

4.jpg

 先进智能的工业化生产设施帮助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增产增效。记者唐侃 摄


    □本报记者 徐莹波

    仲夏的桂林,骄阳似火,绿意盎然。记者陆续走访桂林国家高新区、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桂林)广西园等工业园区,以及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桂林智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桂林八加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放眼看去,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园区发展朝气蓬勃,项目建设风生水起,企业实现产销两旺。

    时光回溯,在2013年以前,“是否发展工业”在我市,从决策层到民间一直存在较大争论。争论之间,桂林工业从原本广西的翘楚逐渐落后——— 规模不大、结构不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强优企业较少等,桂林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一定影响。

    转变缘起于2013年。这一年,刚刚到任的桂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对发展工业给予高度重视。5年来,在赵乐秦的运筹帷幄下,市委、市政府作出重振桂林工业雄风的战略决策,为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宏伟蓝图打造强大引擎;设立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桂林)广西园,彻底破解工业在发展中面临的有效空间不足的难题;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实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和智能制造,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确保桂林工业绿色崛起。

    赵乐秦还多次率队赴北京、香港、深圳、南宁、台北,召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新闻发布会和招商推介会,发布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重要信息,走访各地知名工业企业,进行项目推介;华为、比亚迪、浪潮、中兴等国内知名大型工业企业纷至沓来落地桂林,一批“高大上”项目纷纷签约、开工、投产,捷报频传。桂林掀起了史上第四次工业大发展高潮。

    市长秦春成也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多次到各个工业园区调研,为企业排忧解难。

    赵乐秦指出,重振桂林工业雄风,就是要通过强化工业主导地位,以工业大发展大跨越,增强经济发展实力,提升桂林竞争力。记者在采访期间,受访者一致认为,是市委、市政府作出重振工业雄风的战略决策,确保桂林工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奋力迈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目标逐步变为现实;是赵乐秦书记、秦春成市长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长期奋战在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建设和为企业排忧解难的第一线,他们与全市工业人站在一起,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以奋斗的昂扬姿态,吹响了重振工业雄风的号角,开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更加辉煌的未来。

    重振工业雄风战略为我们干事创业提供机遇

    6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桂林国家高新区创意产业园的桂林智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看到,一台台外形设计时尚美观、高雅大气上档次的手持稳定器已整装待发,准备发送。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手持稳定器专业生产工厂。作为一家成立刚三年的公司,桂林智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品牌战略,实现业绩从零到五亿的持续飞跃式增长,并跻身为电子智能稳定器的领军企业,智云系列稳定器成为全球稳定器行业第一品牌,作为桂林“智造”的高技术科技代表产品行销到美、欧、日、韩等50个国家和地区。

    “智神公司实现飞跃发展的背后,来源于重振桂林工业雄风战略的支持,得益于赵乐秦书记对工业的重视,为我们当代青年干事创业提供机遇。”智神公司创始人之一、副总经理伍传基说。

    “市委、市政府实施重振工业雄风战略后,我们看到了桂林工业崛起的曙光。用雷军的话来说,‘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我们不能错过这个历史机遇,我们要成为桂林工业发展史的书写者和见证人。”伍传基认为。在同事兼桂林老乡廖易仑的带领下,原在深圳工作的伍传基和其他几位合伙人决定回到家乡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我们想专门研发一种手持稳定器,专供手机、相机等拍摄设备使用。”


    (上接第一版)从2015年成立至今仅3年时间,智神公司实现产值以每年增长10倍的速度增长。公司平均每个季度开发1款产品,每8个月升级更新迭代一款产品,目前企业已经拥有4个系列30多个产品,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品也从史无前例的“拓荒者”,成为如今同行业的“领头羊”。在里约奥运会期间,智云Smooth系列产品成为央视记者采访使用的指定装备;2017、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央视等主流媒体将智神的产品作为前方记者的标准配置;公司还先后与苹果、尼康、佳能、华为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今年4月,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该奖项被誉为“国际设计界的奥斯卡”)2018年获奖作品闪耀出炉,公司产品云鹤2从59个国家6000多件参赛产品中脱颖而出,成功摘下“红点奖”。

    重振桂林工业雄风战略的实施,让智神公司等越来越多中小微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强,并解决了更多就业问题。

    “如果不是赵乐秦书记作出了重振桂林工业雄风的战略部署,也许我没有机会回家乡工作。”在智神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记者遇到了拉长(拉长是生产线上的一个职位)龙吉文。他原在东莞一家电子产品工厂工作,管理经验丰富。作为桂林人的他一直思乡情切,希望能回家乡工作。但由于过去桂林整体工业发展滞后,电子行业企业数量有限,所提供的岗位和薪酬难以令他满意。“这几年桂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很快,需要的人才多,薪酬也跟东莞差不多,所以我决定回来报效家乡。”

    新型工业化破解旅游城市工业发展难题

    6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桂林经开区的三金中药城数字化生产车间,这里主要生产三金片、三金西瓜霜等产品。记者更换工作服后首先进入三金片制粒车间,记者看到,不锈钢料桶通过抽真空系统连接到制粒机正在自动运转制粒,偌大的车间里只有寥寥几名工人在操作设备。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车间主任徐润秀说:“以前三金片制粒出料时需要工人一勺勺地把物料装入塑料桶,每个塑料桶只能装30千克,物料运转工作量很大,而且操作间粉尘很大,操作人员必须要戴特制的口罩;现在通过自动称配系统使用提升机翻转将物料转移到不锈钢料桶中,每桶可装300千克,工人工作轻松不少,环境也比以前干净。就连不锈钢料桶的清洗,也可以通过清洗站自动清洗烘干。”

    接着,记者来到压片车间,压片是三金片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生产步骤之一。在车间里,四台压片机高速运转,真空自动上料、自动调节、自动剔废。操作人员只需15分钟左右检查一次设备仪器是否运转正常即可。在压片机出料口连接有一个金属检测器,机器可自动检测完成压片的药物是否有金属碎片,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在后面的铝塑泡罩包装机,机器不但能将药片一粒粒自动排列填充进入泡眼中,还有自动拍照检测功能,一旦发现外观有缺陷的药片,将会自动剔除。

    随后,记者又来到外包装车间、立体仓库等地,所到之处,自动化设备、机械手、搬运机器人随处可见……偌大的三金片生产车间,工人寥寥无几,产量却比过去大幅增长。在这里,可谓是处处都让人感受到智慧、科技与现代工业的完美融合。据了解,桂林三金的智能制造水平得到了自治区工信委高度肯定,被评为2018年首批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

    桂林三金只是近年来我市工业企业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实施智能制造的一个缩影。

    作为国际旅游名城和生态山水名城,桂林的环境保护责任重大。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桂林工业就必须走出一条具有旅游城市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按照这一思路,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充分把握“互联网+制造业”和“两化”深度融合的新机遇,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方面抢占一席之地,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赵乐秦对新型工业化发展倾注了满腔热情和智慧,并多次就如何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和“互联网+制造业”战略实施等深入工业企业调研。他强调,重振桂林工业雄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强化资源要素集聚,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强化开放合作共赢,促进桂林工业向中高端迈进,为实现“两个建成”提供产业支撑。

    桂林三金总裁王许飞认为,赵乐秦书记对新型工业化、智能制造的重视,从根本上破解在桂林这类旅游城市发展工业的难题。三金中药城数字化生产车间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建成并投产的。“依托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制造业’战略,公司在实现了更高产能同时,对周边环境也给予更好的保护,真正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经开区强势崛起构建工业大发展主战场

    14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桂林经开区的桂林八加一药业生产研发基地(八加一医药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看到,该项目生产车间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生产设备陆续开始安装调试,预计9月完成,届时将进行试生产。桂林奥泰2款数字化X光机产品已完成注册检验,将于7月注册;彩超机、60厘米孔径磁共振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即将检测;71厘米孔径磁共振设备将于年底前研发完成。

    “我们去年3月29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今年2月3日就实现主体工程建筑结构封顶,目前相关建设工作和产品研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可以说,这个项目是体现‘桂林速度’和‘最高效’经开区的典型项目。”该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八加一公司的提取车间主任唐春说。

    据了解,八加一医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金额达6.2亿元,已被自治区列入“一带一路”背景下桂港澳与东盟中医药国际创新合作圈重点项目名录。其中,八加一新药产业化项目、桂林奥泰医疗磁共振及CT等医疗设备产销研两个项目,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2018年重点推进的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其竣工投产后对于促进我市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桂林经开区构建起了桂林工业大发展主战场,为我们提供优质服务和后勤保障,确保项目建设得到迅速推进。现在,大家普遍干劲十足,为了赶进度,早日投产,主动加班加点。”唐春告诉记者,他曾先后在桂林、湖南两地企业工作,2017年回桂林后,他进入八加一公司。在这里,他充分感受到桂林经开区创新创业的火热激情和桂林工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事实上,设立桂林经开区堪称是市委、市政府的神来之笔。2014年8月,赵乐秦率队沿秧塘工业园、临苏路、宝山工业园、苏桥经济开发区实地考察,并召开专题座谈会,深入研究临苏产业园区(经开区原暂定名)的规划、建设和发展问题,明确提出整合苏桥、福龙、秧塘、宝山等现有园区资源,规划建设临苏产业园区,构建桂林国家高新区、临苏产业园区东西两翼均衡发展新优势,形成桂林工业“两翼齐飞、双轮驱动”发展新格局。

    在市委、市政府运筹帷幄、关注支持下,2016年3月25日,桂林经开区正式挂牌成立,开辟了桂林工业发展新战场,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工业发展空间不足的难题。从此,桂林经开区与已发展比较成熟的桂林国家高新区,一起构成了桂林城区东西“两翼齐飞、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据统计,2017年,桂林经开区共实施项目109项,总投资676亿元,其中产业项目56个,总投资486.83亿元,同比增长116%,基础及配套设施项目53个,总投资189.17亿元,同比增长44.5%。全部项目全年累计完成投资75.87亿元,同比增长37.6%。

    另据了解,随着湘桂高铁、贵广高铁相继开通运营,桂林正式迈向高铁时代。为此,市委、市政府又把目光聚焦到高铁经济方面——— 我市启动了桂林高铁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6月8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桂林)广西园(即高铁园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市在实施重振工业雄风战略、优化产业布局上迈出了新的步伐。未来,高铁园区将与经开区、高新区形成“三足鼎立”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共同成为我市重振工业雄风的主阵地、主战场。